根据中央编办工作部署,今年5月,我市选取市金融监管局、市粮食和储备局、市文化市场执法总队、市红十字会机关、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、北京社会主义学院6个市属单位和海淀区、平谷区各3个区属单位开展机构编制执行情况和使用效益评估试点工作。
试点过程中,市、区注重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实施;着力优化流程,协同高效推进;紧密结合实际,完善指标体系;运用信息技术,构建分析模型;剖析评估结果,提升运用效能。市委编办科学设置评估流程,将评估工作细分为评前准备、单位自评、实地评估和试点总结4个阶段11个环节20项具体工作,并对中央编办明确的21个三级指标进行了调整优化,规范评估操作标准。海淀区委托第三方专业团队参与到评估工作中,探索构建“人员编制—预算项目支出”矩阵模型和“人员结构—工作职责”雷达模型。平谷区专门增设区内独有的“编外人员岗位职责情况”、“日常业务办理情况”等个性指标,将评估同日常机构编制管理结合,发挥评估最大效力。
9月底,经市委编委领导同意,市委编办向中央编办上报了评估试点工作报告,按时完成试点任务。